tc
sc
en
傳媒報導
中評論壇:徐莉談開放內地中小學生來港就讀
發表於
2023-09-03
來源:
中國評論通訊社

原文鏈接

  中評社香港9月3日電(記者 段曉魯)中評智庫基金會、中國評論通訊社、(香港)大灣區教育融合發展智庫,8月7日下午在中評社香港總部會議室召開“香港人才問題的特點與對策建議”思想者論壇。香港優才專才協會理事長徐莉表示,香港現在需要可用的人才,還需要培養未來人才,這需要吸引優秀的中小學生來港讀書,特別是開放內地中小學生來港就讀,從格局上改變香港未來的人才格局。

  徐莉表示,在國際學校領域裡面,中國老師最愛說的一句話是,香港是最適合中國人居住和生活的地方,因為香港是中西合璧、華洋交融之城。我2007年通過專才計劃來到香港,在我的觀察中香港是一個人才的聚寶盆。所以無論哪個領域裡最頂尖的人才,我們都能在香港找得到,這就是香港。從辦基礎教育來看,漢鼎書院是一個中小學一條龍的學校,在辦學的過程中發現,無論什麼背景的孩子來到香港都能找到最適合的學校,這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而這就是香港,所以香港需要什麼人才呢?又該如何保持香港獨有的優勢,一個中西合璧,華洋交融的大平台,背靠祖國,面向世界,但香港絕對不要成為另一個上海,或者是另一個北京,香港就是香港。

  徐莉亦表示,各領域中的頂尖人才,香港都是需要的,無論是經濟金融、科技創新,亦或是藝術創意、醫療教育等各個領域,最頂尖的人才香港依然需要。疫情連續4年以來,香港流失的中小學生已經超過25萬,在今年暑假前,香港的公立中小學有9萬個學位空缺,流失的中小學生很多。當然這是一個人口流失的現象,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凡事都有利弊,這也是個騰籠換鳥的良好機會。香港一方面向海外去招募各類人才來填空缺,一方面把內地的人才視窗放開,高才通施行得很好,優才沒有數額限制了,但還有一些工作可以做得更深入細緻。

  徐莉談到,我在辦學過程中發現香港的基礎教育領域缺老師,缺優秀的老師,請海外老師來港任教,入境處沒有設置學科門檻,但是請內地老師,入境處有一個致命的局限,入境處只給內地中文老師發工作簽證,非中文學科的內地老師是拿不到入境處和教育局的任教許可,這個瓶頸要突破。海外人才是可以請,但是海外的資源有限。而內地現在很多優秀的年輕人去海外留學回來,已經具備了很好的中英雙語能力,學科基礎也很扎實,如果這些人才能夠充實到香港基礎教育領域,充實到國際學校裡,應該是一個香港教育格局的改變。

  徐莉指出,香港現在需要可用的人才,還需要培養未來人才。博士生,碩士生,這些高精尖人才可以直接來港工作。另外,亦要吸引優秀的中小學生來港讀書,特別是開放內地中小學生來港就讀,從格局上改變香港未來的人才格局。假如說有一批中小學生,他們的父母可能不是優才也不是投資移民,但是學生本身品質、素質很好,他們如果能來香港的話,是否可以考慮給他們的父母陪讀簽證。這些陪讀簽證的家長也可以在香港就業,解決香港就業人口不足的問題,在這就業方面要設一些規範和指引,看看香港哪些領域需要外來人才及人力資源,就特意打開綠色通道。

  徐莉繼指,香港的中小學目前光靠教育大學培養老師是不夠的。去年有一個資料,香港公辦學校流失的教師已經超過4000人,優秀的基礎教育學科老師有大量需求,香港高等院校培養的博士生和碩士生,如果願意到本地學校任教是很不錯的,待遇也不差,這是一個很好的就業路徑。培育人才是百年之計,人才的培育也需要高素質的老師,現在國際人才競爭形勢與香港的獨特優勢,我對香港充滿信心,希望香港各個政府職能部門,包括立法會能在引進內地人才方面再多放寬一些,亦希望借助這個平台一起合力呼籲。

  該論壇由(香港)大灣區教育融合發展智庫主席陳錦雲主持,與會者包括中評智庫基金會執行長羅祥喜,香港理工大學協理副校長、教授王鑽開,香港科技大學創業中心主管、大灣區紅鳥企業家聯盟創會會長蕭觀明,香港教育政策關注社主席張民炳,香港優才專才協會理事長徐莉以及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系博士生彭詩琪。

歡迎關注漢鼎書院微信公眾號,了解更多最新資訊
传媒报导
中评论坛:徐莉谈开放内地中小学生来港就读
发表于
2023-09-03
来源:
中国评论通讯社

原文链接

  中评社香港9月3日电(记者 段晓鲁)中评智库基金会、中国评论通讯社、(香港)大湾区教育融合发展智库,8月7日下午在中评社香港总部会议室召开“香港人才问题的特点与对策建议”思想者论坛。香港优才专才协会理事长徐莉表示,香港现在需要可用的人才,还需要培养未来人才,这需要吸引优秀的中小学生来港读书,特别是开放内地中小学生来港就读,从格局上改变香港未来的人才格局。

  徐莉表示,在国际学校领域里面,中国老师最爱说的一句话是,香港是最适合中国人居住和生活的地方,因为香港是中西合璧、华洋交融之城。我2007年通过专才计划来到香港,在我的观察中香港是一个人才的聚宝盆。所以无论哪个领域里最顶尖的人才,我们都能在香港找得到,这就是香港。从办基础教育来看,汉鼎书院是一个中小学一条龙的学校,在办学的过程中发现,无论什么背景的孩子来到香港都能找到最适合的学校,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而这就是香港,所以香港需要什么人才呢?又该如何保持香港独有的优势,一个中西合璧,华洋交融的大平台,背靠祖国,面向世界,但香港绝对不要成为另一个上海,或者是另一个北京,香港就是香港。

  徐莉亦表示,各领域中的顶尖人才,香港都是需要的,无论是经济金融、科技创新,亦或是艺术创意、医疗教育等各个领域,最顶尖的人才香港依然需要。疫情连续4年以来,香港流失的中小学生已经超过25万,在今年暑假前,香港的公立中小学有9万个学位空缺,流失的中小学生很多。当然这是一个人口流失的现象,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凡事都有利弊,这也是个腾笼换鸟的良好机会。香港一方面向海外去招募各类人才来填空缺,一方面把内地的人才视窗放开,高才通施行得很好,优才没有数额限制了,但还有一些工作可以做得更深入细致。

  徐莉谈到,我在办学过程中发现香港的基础教育领域缺老师,缺优秀的老师,请海外老师来港任教,入境处没有设置学科门槛,但是请内地老师,入境处有一个致命的局限,入境处只给内地中文老师发工作签证,非中文学科的内地老师是拿不到入境处和教育局的任教许可,这个瓶颈要突破。海外人才是可以请,但是海外的资源有限。而内地现在很多优秀的年轻人去海外留学回来,已经具备了很好的中英双语能力,学科基础也很扎实,如果这些人才能够充实到香港基础教育领域,充实到国际学校里,应该是一个香港教育格局的改变。

  徐莉指出,香港现在需要可用的人才,还需要培养未来人才。博士生,硕士生,这些高精尖人才可以直接来港工作。另外,亦要吸引优秀的中小学生来港读书,特别是开放内地中小学生来港就读,从格局上改变香港未来的人才格局。假如说有一批中小学生,他们的父母可能不是优才也不是投资移民,但是学生本身品质、素质很好,他们如果能来香港的话,是否可以考虑给他们的父母陪读签证。这些陪读签证的家长也可以在香港就业,解决香港就业人口不足的问题,在这就业方面要设一些规范和指引,看看香港哪些领域需要外来人才及人力资源,就特意打开绿色通道。

  徐莉继指,香港的中小学目前光靠教育大学培养老师是不够的。去年有一个资料,香港公办学校流失的教师已经超过4000人,优秀的基础教育学科老师有大量需求,香港高等院校培养的博士生和硕士生,如果愿意到本地学校任教是很不错的,待遇也不差,这是一个很好的就业路径。培育人才是百年之计,人才的培育也需要高素质的老师,现在国际人才竞争形势与香港的独特优势,我对香港充满信心,希望香港各个政府职能部门,包括立法会能在引进内地人才方面再多放宽一些,亦希望借助这个平台一起合力呼吁。

  该论坛由(香港)大湾区教育融合发展智库主席陈锦云主持,与会者包括中评智库基金会执行长罗祥喜,香港理工大学协理副校长、教授王钻开,香港科技大学创业中心主管、大湾区红鸟企业家联盟创会会长萧观明,香港教育政策关注社主席张民炳,香港优才专才协会理事长徐莉以及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系博士生彭诗琪。

欢迎关注汉鼎书院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最新资讯
Medida Report
中評論壇:徐莉談開放內地中小學生來港就讀
Published on
Sep 3, 2023
Source:
中國評論通訊社

原文鏈接

  中評社香港9月3日電(記者 段曉魯)中評智庫基金會、中國評論通訊社、(香港)大灣區教育融合發展智庫,8月7日下午在中評社香港總部會議室召開“香港人才問題的特點與對策建議”思想者論壇。香港優才專才協會理事長徐莉表示,香港現在需要可用的人才,還需要培養未來人才,這需要吸引優秀的中小學生來港讀書,特別是開放內地中小學生來港就讀,從格局上改變香港未來的人才格局。

  徐莉表示,在國際學校領域裡面,中國老師最愛說的一句話是,香港是最適合中國人居住和生活的地方,因為香港是中西合璧、華洋交融之城。我2007年通過專才計劃來到香港,在我的觀察中香港是一個人才的聚寶盆。所以無論哪個領域裡最頂尖的人才,我們都能在香港找得到,這就是香港。從辦基礎教育來看,漢鼎書院是一個中小學一條龍的學校,在辦學的過程中發現,無論什麼背景的孩子來到香港都能找到最適合的學校,這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而這就是香港,所以香港需要什麼人才呢?又該如何保持香港獨有的優勢,一個中西合璧,華洋交融的大平台,背靠祖國,面向世界,但香港絕對不要成為另一個上海,或者是另一個北京,香港就是香港。

  徐莉亦表示,各領域中的頂尖人才,香港都是需要的,無論是經濟金融、科技創新,亦或是藝術創意、醫療教育等各個領域,最頂尖的人才香港依然需要。疫情連續4年以來,香港流失的中小學生已經超過25萬,在今年暑假前,香港的公立中小學有9萬個學位空缺,流失的中小學生很多。當然這是一個人口流失的現象,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凡事都有利弊,這也是個騰籠換鳥的良好機會。香港一方面向海外去招募各類人才來填空缺,一方面把內地的人才視窗放開,高才通施行得很好,優才沒有數額限制了,但還有一些工作可以做得更深入細緻。

  徐莉談到,我在辦學過程中發現香港的基礎教育領域缺老師,缺優秀的老師,請海外老師來港任教,入境處沒有設置學科門檻,但是請內地老師,入境處有一個致命的局限,入境處只給內地中文老師發工作簽證,非中文學科的內地老師是拿不到入境處和教育局的任教許可,這個瓶頸要突破。海外人才是可以請,但是海外的資源有限。而內地現在很多優秀的年輕人去海外留學回來,已經具備了很好的中英雙語能力,學科基礎也很扎實,如果這些人才能夠充實到香港基礎教育領域,充實到國際學校裡,應該是一個香港教育格局的改變。

  徐莉指出,香港現在需要可用的人才,還需要培養未來人才。博士生,碩士生,這些高精尖人才可以直接來港工作。另外,亦要吸引優秀的中小學生來港讀書,特別是開放內地中小學生來港就讀,從格局上改變香港未來的人才格局。假如說有一批中小學生,他們的父母可能不是優才也不是投資移民,但是學生本身品質、素質很好,他們如果能來香港的話,是否可以考慮給他們的父母陪讀簽證。這些陪讀簽證的家長也可以在香港就業,解決香港就業人口不足的問題,在這就業方面要設一些規範和指引,看看香港哪些領域需要外來人才及人力資源,就特意打開綠色通道。

  徐莉繼指,香港的中小學目前光靠教育大學培養老師是不夠的。去年有一個資料,香港公辦學校流失的教師已經超過4000人,優秀的基礎教育學科老師有大量需求,香港高等院校培養的博士生和碩士生,如果願意到本地學校任教是很不錯的,待遇也不差,這是一個很好的就業路徑。培育人才是百年之計,人才的培育也需要高素質的老師,現在國際人才競爭形勢與香港的獨特優勢,我對香港充滿信心,希望香港各個政府職能部門,包括立法會能在引進內地人才方面再多放寬一些,亦希望借助這個平台一起合力呼籲。

  該論壇由(香港)大灣區教育融合發展智庫主席陳錦雲主持,與會者包括中評智庫基金會執行長羅祥喜,香港理工大學協理副校長、教授王鑽開,香港科技大學創業中心主管、大灣區紅鳥企業家聯盟創會會長蕭觀明,香港教育政策關注社主席張民炳,香港優才專才協會理事長徐莉以及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系博士生彭詩琪。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follow us on wechat

Sorry, your browser is out of date

We've noticed you're currently using an old version of IE.
We really recommend you update your brow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