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益利樂生教育基金暨漢鼎書院主辦、香港優才及專才協會協辦的第三屆「一帶一路」大灣區教育高峰論壇,今日(11日)在香港漢鼎書院舉行。與會嘉賓探討開放內地中小學生來港就讀,發展香港成為國際教育樞紐。
近年因香港出生率低及移民等原因,令香港中小學生源愈來愈少,因收生不足而被迫停運的學校愈來愈多。今屆論壇聚焦開放內地中小學生來港就讀議題,特別是大灣區學生,希望能實現教育資源的流動互補共享,為香港培養未來人才。漢鼎書院創校校監徐莉表示,今年的施政報告關鍵詞是「搶人才」,香港目前的人才格局需要進一步擴大,名校畢業生等高精尖人才可以來港工作,優秀的中小學生也應可來港讀書,這些學生在港成長,將來留下來貢獻香港的機會也很高,政府也應考慮讓這些學生家長來港陪讀,並可在港工作,一來可照顧子女,二來又可解決香港就業人口不足的問題。
「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方舟表示,施政報告公布要把香港發展成國際教育樞紐,土地是一個很大的局限,北部都會區正是一個很好的契機,可鼓勵香港本地高校在北都建設第二校區;與海外知名大學合作建設亞洲校區;規劃寄宿制中小學,提供各類國際課程。
香港優才及專才協會主席駱勇於2010年以優才計劃來港,他認為現屆特區政府在引進人才、留住人才方面,大膽作為,特別是「高才通」政策引人才的力度強、見效快。香港教育目前面臨生源減少的困境,引進人才對香港教育有長遠貢獻;本屆論壇拋出內地中小學生來港就讀議題,也是一個契機,思考如何擴大生源。
立法會議員鄧飛表示,本地DSE課程和國際IB課程各有長短,如子女屬「穩打穩紮」型適合讀本地課程,屬研究探討型則適合讀國際課程,要因材施教。香港土地不足,目前有提供宿舍的中小學只有5間,一旦開放內地學生來港讀中小學,這方面的配套要到位。
出席論壇的嘉賓還有漢鼎書院校長Vahagn Vardanyan,漢鼎書院校董趙磊,孔教學院副長陳靖源,以及多名考入香港各名牌大學的漢鼎畢業舊生。(記者:李銘欣 攝影:馮瀚文)
責任編輯:蔣璐
由益利乐生教育基金暨汉鼎书院主办、香港优才及专才协会协办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大湾区教育高峰论坛,今日(11日)在香港汉鼎书院举行。与会嘉宾探讨开放内地中小学生来港就读,发展香港成为国际教育枢纽。
近年因香港出生率低及移民等原因,令香港中小学生源愈来愈少,因收生不足而被迫停运的学校愈来愈多。今届论坛聚焦开放内地中小学生来港就读议题,特别是大湾区学生,希望能实现教育资源的流动互补共享,为香港培养未来人才。汉鼎书院创校校监徐莉表示,今年的施政报告关键词是「抢人才」,香港目前的人才格局需要进一步扩大,名校毕业生等高精尖人才可以来港工作,优秀的中小学生也应可来港读书,这些学生在港成长,将来留下来贡献香港的机会也很高,政府也应考虑让这些学生家长来港陪读,并可在港工作,一来可照顾子女,二来又可解决香港就业人口不足的问题。
“一国两制”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方舟表示,施政报告公布要把香港发展成国际教育枢纽,土地是一个很大的局限,北部都会区正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可鼓励香港本地高校在北都建设第二校区;与海外知名大学合作建设亚洲校区;规划寄宿制中小学,提供各类国际课程。
香港优才及专才协会主席骆勇于2010年以优才计划来港,他认为现届特区政府在引进人才、留住人才方面,大胆作为,特别是“高才通”政策引人才的力度强、见效快。香港教育目前面临生源减少的困境,引进人才对香港教育有长远贡献;本届论坛抛出内地中小学生来港就读议题,也是一个契机,思考如何扩大生源。
立法会议员邓飞表示,本地DSE课程和国际IB课程各有长短,如子女属“稳打稳扎”型适合读本地课程,属研究探讨型则适合读国际课程,要因材施教。香港土地不足,目前有提供宿舍的中小学只有5间,一旦开放内地学生来港读中小学,这方面的配套要到位。
出席论坛的嘉宾还有汉鼎书院校长Vahagn Vardanyan,汉鼎书院校董赵磊,孔教学院副长陈靖源,以及多名考入香港各名牌大学的汉鼎毕业旧生。 (记者:李铭欣 摄影:冯瀚文)
责任编辑:蒋璐
由益利樂生教育基金暨漢鼎書院主辦、香港優才及專才協會協辦的第三屆「一帶一路」大灣區教育高峰論壇,今日(11日)在香港漢鼎書院舉行。與會嘉賓探討開放內地中小學生來港就讀,發展香港成為國際教育樞紐。
近年因香港出生率低及移民等原因,令香港中小學生源愈來愈少,因收生不足而被迫停運的學校愈來愈多。今屆論壇聚焦開放內地中小學生來港就讀議題,特別是大灣區學生,希望能實現教育資源的流動互補共享,為香港培養未來人才。漢鼎書院創校校監徐莉表示,今年的施政報告關鍵詞是「搶人才」,香港目前的人才格局需要進一步擴大,名校畢業生等高精尖人才可以來港工作,優秀的中小學生也應可來港讀書,這些學生在港成長,將來留下來貢獻香港的機會也很高,政府也應考慮讓這些學生家長來港陪讀,並可在港工作,一來可照顧子女,二來又可解決香港就業人口不足的問題。
「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方舟表示,施政報告公布要把香港發展成國際教育樞紐,土地是一個很大的局限,北部都會區正是一個很好的契機,可鼓勵香港本地高校在北都建設第二校區;與海外知名大學合作建設亞洲校區;規劃寄宿制中小學,提供各類國際課程。
香港優才及專才協會主席駱勇於2010年以優才計劃來港,他認為現屆特區政府在引進人才、留住人才方面,大膽作為,特別是「高才通」政策引人才的力度強、見效快。香港教育目前面臨生源減少的困境,引進人才對香港教育有長遠貢獻;本屆論壇拋出內地中小學生來港就讀議題,也是一個契機,思考如何擴大生源。
立法會議員鄧飛表示,本地DSE課程和國際IB課程各有長短,如子女屬「穩打穩紮」型適合讀本地課程,屬研究探討型則適合讀國際課程,要因材施教。香港土地不足,目前有提供宿舍的中小學只有5間,一旦開放內地學生來港讀中小學,這方面的配套要到位。
出席論壇的嘉賓還有漢鼎書院校長Vahagn Vardanyan,漢鼎書院校董趙磊,孔教學院副長陳靖源,以及多名考入香港各名牌大學的漢鼎畢業舊生。(記者:李銘欣 攝影:馮瀚文)
責任編輯:蔣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