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
sc
en
傳媒報導
教界倡向內地生家長發「陪讀」簽註
發表於
2023-11-13
來源:
文匯報

原文鏈接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王鼎煌)透過教育加強香港吸引人才的力度是社會熱點,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大灣區教育高峰論壇上,多名專家圍繞「如何開放內地中小學生來港就讀」主題,從政策、配套設施、挑戰等方面作討論。有政策研究學者認為,應善用「北部都會區」機遇,規劃寄宿制國際課程中小學,亦有教育界人士提出應考慮向家長發放「陪讀」簽註,吸引更多學生來港就學。


是次論壇日前於漢鼎書院舉辦,數十名嘉賓及學校師生出席。「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方舟於主題演講分享指,香港應善用「北都區」發展打造為國際教育樞紐。為此他提出三點建議:一是鼓勵香港本地高校在「北都區」建設第二校區;二是與海外知名大學合作於「北都區」建設亞洲校區,三是在「北都區」規劃寄宿制中小學,提供各類國際課程,且吸引內地中小學生來港就讀。


益利樂生教育基金董事會主席、漠鼎書院創校校監徐莉認為,香港目前的「搶人才」格局可進一步擴大,利用教育優秀吸引年輕學生,「名校畢業生等高精尖人才可以來港工作,那麼,優秀的中小學生為什麼不可以來港讀書呢?」


指「陪讀」家長在港工作可解就業不足


她提出,特區政府可以借鑒海外其他地區經驗,為合資格來港就讀的非本地中小學生父母,即使他們未必能通過人才入境計劃,亦可獲發放專門的「陪讀」簽註來港,甚至考慮允許他們在港工作,緩解本地就業人口不足。


香港優才及專才協會主席駱勇形容,本屆特區政府在引進人才、留住人才方面,大膽作為,特別是「高才通」政策引人才的力度強、見效快。他表示,面對本地生源減少的困境,引人才對香港教育有長遠貢獻,而今次論壇拋出內地中小學生來港就讀議題,亦是思考如何擴大生源契機。


根據香港現時入境政策,非本地中小學生如獲本港私立學校取錄,可申請學生簽證來港讀書,惟有關安排並不適用於內地、台灣等地的中小學生,他們只可 在跟隨父母獲得受養人簽註來港後,再申請香港的學校。


立法會議員、教聯會副會長鄧飛指,開放內地中小學生來港就讀,需要兩地相關部門充分溝通及協調,亦涉及兩地教育公平問題,並非特區政府單方面可決定。他建議特區政府可利用大數據,跟進內地新來港學生及本地生升學流動情況,為未來制定及更新相關政策提供數據支持。

歡迎關注漢鼎書院微信公眾號,了解更多最新資訊
传媒报导
教界倡向内地生家长发「陪读」签注
发表于
2023-11-13
来源:
文汇报

原文链接

香港文汇报讯(记者王鼎煌)透过教育加强香港吸引人才的力度是社会热点,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大湾区教育高峰论坛上,多名专家围绕「如何开放内地中小学生来港就读」主题,从政策、配套设施、挑战等方面作讨论。有政策研究学者认为,应善用“北部都会区”机遇,规划寄宿制国际课程中小学,亦有教育界人士提出应考虑向家长发放“陪读”签注,吸引更多学生来港就学。

是次论坛日前于汉鼎书院举办,数十名嘉宾及学校师生出席。 “一国两制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方舟于主题演讲分享指,香港应善用“北都区”发展打造为国际教育枢纽。为此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鼓励香港本地高校在“北都区”建设第二校区;二是与海外知名大学合作于「北都区」建设亚洲校区,三是在「北都区」规划寄宿制中小学,提供各类国际课程,且吸引内地中小学生来港就读。

益利乐生教育基金董事会主席、漠鼎书院创校校监徐莉认为,香港目前的“抢人才”格局可进一步扩大,利用教育优秀吸引年轻学生,“名校毕业生等高精尖人才可以来港工作,那么,优秀的中小学生为什么不可以来港读书呢?”

指“陪读”家长在港工作可解就业不足

她提出,特区政府可以借鉴海外其他地区经验,为合资格来港就读的非本地中小学生父母,即使他们未必能通过人才入境计划,亦可获发放专门的“陪读”签注来港,甚至考虑允许他们在港工作,缓解本地就业人口不足。

香港优才及专才协会主席骆勇形容,本届特区政府在引进人才、留住人才方面,大胆作为,特别是“高才通”政策引人才的力度强、见效快。他表示,面对本地生源减少的困境,引人才对香港教育有长远贡献,而今次论坛抛出内地中小学生来港就读议题,亦是思考如何扩大生源契机。

根据香港现时入境政策,非本地中小学生如获本港私立学校取录,可申请学生签证来港读书,惟有关安排并不适用于内地、台湾等地的中小学生,他们只可在跟随父母获得受养人签注来港后,再申请香港的学校。

立法会议员、教联会副会长邓飞指,开放内地中小学生来港就读,需要两地相关部门充分沟通及协调,亦涉及两地教育公平问题,并非特区政府单方面可决定。他建议特区政府可利用大数据,跟进内地新来港学生及本地生升学流动情况,为未来制定及更新相关政策提供数据支持。

欢迎关注汉鼎书院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最新资讯
Medida Report
教界倡向內地生家長發「陪讀」簽註
Published on
Nov 13, 2023
Source:
文匯報

原文鏈接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王鼎煌)透過教育加強香港吸引人才的力度是社會熱點,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大灣區教育高峰論壇上,多名專家圍繞「如何開放內地中小學生來港就讀」主題,從政策、配套設施、挑戰等方面作討論。有政策研究學者認為,應善用「北部都會區」機遇,規劃寄宿制國際課程中小學,亦有教育界人士提出應考慮向家長發放「陪讀」簽註,吸引更多學生來港就學。


是次論壇日前於漢鼎書院舉辦,數十名嘉賓及學校師生出席。「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方舟於主題演講分享指,香港應善用「北都區」發展打造為國際教育樞紐。為此他提出三點建議:一是鼓勵香港本地高校在「北都區」建設第二校區;二是與海外知名大學合作於「北都區」建設亞洲校區,三是在「北都區」規劃寄宿制中小學,提供各類國際課程,且吸引內地中小學生來港就讀。


益利樂生教育基金董事會主席、漠鼎書院創校校監徐莉認為,香港目前的「搶人才」格局可進一步擴大,利用教育優秀吸引年輕學生,「名校畢業生等高精尖人才可以來港工作,那麼,優秀的中小學生為什麼不可以來港讀書呢?」


指「陪讀」家長在港工作可解就業不足


她提出,特區政府可以借鑒海外其他地區經驗,為合資格來港就讀的非本地中小學生父母,即使他們未必能通過人才入境計劃,亦可獲發放專門的「陪讀」簽註來港,甚至考慮允許他們在港工作,緩解本地就業人口不足。


香港優才及專才協會主席駱勇形容,本屆特區政府在引進人才、留住人才方面,大膽作為,特別是「高才通」政策引人才的力度強、見效快。他表示,面對本地生源減少的困境,引人才對香港教育有長遠貢獻,而今次論壇拋出內地中小學生來港就讀議題,亦是思考如何擴大生源契機。


根據香港現時入境政策,非本地中小學生如獲本港私立學校取錄,可申請學生簽證來港讀書,惟有關安排並不適用於內地、台灣等地的中小學生,他們只可 在跟隨父母獲得受養人簽註來港後,再申請香港的學校。


立法會議員、教聯會副會長鄧飛指,開放內地中小學生來港就讀,需要兩地相關部門充分溝通及協調,亦涉及兩地教育公平問題,並非特區政府單方面可決定。他建議特區政府可利用大數據,跟進內地新來港學生及本地生升學流動情況,為未來制定及更新相關政策提供數據支持。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follow us on wechat

Sorry, your browser is out of date

We've noticed you're currently using an old version of IE.
We really recommend you update your brow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