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
sc
en
最新文章
這所成立不久的學校,為何如此引人注目?
發表於
2022-03-25

在香港,好學校很多,然而植根中國傳統文化,兼采國際教育精華的中英雙語學校並不多。

 

在香港,好學校很多,然而敢於開宗明義,幫助香港年輕一代延續民族精神血脈,兼具國民身份意識和國際視野的學校更是少見。

 

漢鼎書院,便是這樣一所致力於培養具有「中國底蘊、香港情懷、國際視野」的未來領袖,秉承追求卓越的學術精神,著力融合中國和國際教育精粹的私立學校。

 

自2017年成立至今,漢鼎教職員不忘初心使命,團結一致頂住了社會動盪和疫情衝擊。一方面,強大且穩定的漢鼎師資團隊憑藉著對學術的熱情、對教育的熱忱和工匠精神,得到了家長的廣泛認可與稱讚;另一方面,漢鼎學子逐年遞增,從2017年的三十餘人發展到如今的二百多人,學業成績更是在全港聲名鵲起。

 

不僅首三屆畢業生個個手握世界知名學府錄取通知書,在各類競賽中,漢鼎學子也均有斬獲,學校口碑和影響力大幅提升。與此同時,漢鼎師資流動性極低。九層之臺,起於累土,我們將繼續努力。

 

五年來,在精進教學之餘,我們也時常教導學生,要做精神的強者、思想的強者、能力的強者,更要有強大的內心,既能扛得住壓力和挑戰,又有「達則兼濟天下」的胸懷,成為有使命感、能為社會做出貢獻的世界公民。而身為榜樣的漢鼎書院,自立校起,便勇於承擔社會責任,一步步實踐並發揮它應有的社會價值。

 

一、填補香港教育結構的空白

五年來,這份使命不斷踐行

 

早在籌辦之時,一眾創校元老便對學校給予了厚望——取名「漢鼎」,寓意中國文化為根,亦是每個學子未來的使命——傳承中國優秀文化,成為未來和平美好世界的建設者。

 

而彼時的漢鼎書院,便一早找准了定位,開設以中國傳統文化為核心的國際課程。

這樣的設置,在不久之後的2019年香港修例風波引發的社會動盪中,凸顯了它獨特的優勢與必要性。

 

2020年港漂圈發表一篇名為《港漂群體引入內地辦學機構需求調查報告》指出,「香港自修例風波以來,政治入校園已成為不爭的事實,這導致很多人對香港整體的教育環境失去信心,其中港漂家長的擔憂更甚」。而港漂對香港教育最大的顧慮來源於「家國教育欠缺」,同時,過半家長擔憂孩子「全球視野欠缺」,逾四成家長分別對「教學水準不足」和「繁體字造成學習困難」有顧慮。

 

從2012年「反國教」風波到2019年香港修例風波引發的社會動盪,不禁引人深思:

•    分明是炎黃子孫,為什麼拒絕國民身份?

•    分明是追求民主自由,為什麼容不下其他意見表達?

•    如何幫助香港年輕人厘清文化血脈和身份?

•    如何引導他們在獨立思考判斷的同時鑄造兼容並包的情懷?

 

而漢鼎書院作為一所「行己恭,立心正,進道勇」的學校,此時更顯示出了勇立潮頭、敢為人先之魄力,為亂象橫生的香港教育正本清源,引領香港現在及未來的年輕一代,建構家國認同與全球格局,為香港與大灣區的融合發展、為國家與世界的和平美好,培養優秀人才。

 

二、幫助孩子建立民族身份認同感

五年來,這份信念愈發強烈

 

什麼才是最適合中國孩子的教育?漢鼎的老師經過了無數的實踐後,精煉出了答案:根植中國,扎實的中文根基配合展望全球的國際課程,其實才是最適合中國孩子的教育。然而,修讀國際課程的前提,是要有一個文化的根本。

 

因此,在漢鼎書院,我們把培養學生的民族身份認同作為立校三大基石之一,融匯於各科的課程設計及校園活動當中。

 

例如,多元化的中文課程設置堅持以中國傳統文化為核心,也充分考慮和尊重了國際化的需求。中文學科的教學語言為普通話,寫簡識繁。學校在小學及初中階段採用內地人教版部編本教材,並嚴格按照國家課程標準來施行。而高中階段的中文課程則按照IBDP的最高標準來實施。學生需在IB指定書單中,研讀包括蘇軾的詞選、歐陽修的散文、湯顯祖的戲劇等數十本古今中外的經典作品,以培養他們文學鑒賞的眼光以及批判性思維。

學校還異常重視孩子們對中國歷史的學習。我們為七至九年級學生開設了一周兩節中史課,內容涵蓋了從夏商週一直到新中國成立、改革開放的內容,務求讓孩子充分瞭解自己的母國歷史與文化,形成正確而合適的自我定位和民族意識。

 

在課程活動安排上,漢鼎的UOI探索課程更是將中國傳統的文化符號和意象設計於其中,讓孩子們成為主動的學習者,同時喚起了他們工匠精神和人文情懷。例如,在「萬物啟蒙」的UOI活動中,孩子們從「茶」、「石」、「竹」、「瓷」、「紙」、「布」進行探索。融匯中文、科學、人文、藝術等學習領域的「萬物啟蒙」,讓孩子們在完整的時空中遊歷中國文化、自然感知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意象,從而培育出具有全人素養的世界公民。

 

而春節、中秋等中國傳統節日更是令孩子們中國情懷落地生根的好時機。在漢鼎書院每年的「中國文化之夜」晚會上,既有各年級漢鼎學子的古詩詞朗誦、吟唱,又有中國民間傳統曲藝表演;舞獅、民族音樂演奏、漢服秀更是讓每一位漢鼎學子自豪於自己中國人的身份。

一些重要的日子,例如國慶節、512全國防災減災日、南京大屠殺全國公祭日、全國中小學安全教育日、全國交通安全日等,學校都會安排特別的集會和班會活動,建構學生的國家觀念及國民身份認同。

 

此外,學校還時常組織課餘活動,讓漢鼎娃對國家的歷史與發展、對民族文化都有了更為鮮活、具體、全面的認識。

 

例如,組織學生參觀「光影記憶百年風華——《國家相冊》大型圖片典藏展」,並在校園中展陳主辦方新華通訊社贈送的十幅作品;主辦「文化行走閱讀中國——70年70城聯讀活動」香港站的閱讀活動,在致敬為新中國建設做出偉大貢獻的英雄城市的同時,推動全民閱讀活動;參與與中國航天員「天地對話」,感受祖國航天事業的偉大成就;帶領漢鼎學子參訪大公文匯集團,瞭解報社歷史與媒體運作流程;和成都小學生相約雲端,隔空同上川劇課,領略「蜀戲冠天下」的魅力……

 

三、解決不同家庭背景的子女教育問題

五年來,這份初衷始終未變

 

漢鼎書院設立的初衷之一,便是希望內地家庭子女、跨境學童在香港也能接受融匯中西的高質量教育,學生未來無論前往內地亦或海外繼續學習,均能順利銜接。尤其對於不少需要隨父母工作調動而轉學的中資企業子弟來說,兼具內地課程體系和國際課程教學優勢,既重視品德教育,又具有國際視角、素質教育的漢鼎書院,成為了他們最佳選擇之一。

 

受2019年香港修例風波及新冠疫情影響,漢鼎書院有相當數量的學子被迫離開香港,轉學至內地中小學,其中包括內地課程學校和國際課程學校。多位曾經的漢鼎學子的家長仍和我們保持著聯繫,向漢鼎老師反饋孩子轉學後能夠順利適應,並感謝漢鼎書院提供的良好教育。

 

#1李同學

轉學至內地課程小學

家長反饋:入讀深圳市一級小學,一周後直接參加期末考試,語文考獲98.5分(平均分98.5),數學100分(平均分98.3),英語98.5分(平均分91.9),科學100分(平均分97.1),家長:「幸好選擇漢鼎書院」。

 

#2金同學

轉學至內地課程小學

家長反饋:入讀北京重點小學,課程可以銜接,很快適應過渡過來,整體感覺不錯。

 

#3吳同學

轉學至內地課程小學

家長反饋:入讀上海公立學校,課程銜接沒有問題,疫情緩和後期待重新回歸漢鼎。

 

#4周同學

轉學至內地課程中學

家長反饋:入讀浙江省一級重點中學,順利適應內地教學並在滿分為600分的中考中考獲582分。

 

#5林陳同學

轉學至內地課程中學

家長反饋:入讀上海市重點中學,綜合成績非常優異,老師評價很高;且英語水平超越同齡人,已獲雅思7.5分。

 

#6崔同學

轉學至內地的國際課程小學

家長反饋:入讀天津的國際學校,學校中文水平完全無法和漢鼎書院中文課程相比。

 

#7鍾同學

轉學至內地的國際課程小學

家長反饋:入讀成都某學校,適應良好。

 

#8陳同學

轉學至內地的國際課程小學

家長反饋:入讀海口某國際學校,認為學術基礎弱於漢鼎書院,已於疫情穩定後重新回到漢鼎書院學習。

 

#9吳同學

轉學至內地的國際課程中學

家長反饋:入讀深圳某國際學校,表示課程不如漢鼎書院成熟,更懷念漢鼎書院;如非社運和疫情,一定選擇回到漢鼎。

 

#10邊同學

轉學至內地的國際課程小學

家長反饋:入讀雲南某國際學校,英文尚可,但現學校的中文和數學課程不如漢鼎書院使用的內地人教版課程,家長安排家教每天補習希望能幫學生跟上漢鼎書院的程度,以利未來重回漢鼎書院。

 

#11董同學

轉學至內地的國際課程小學

家長反饋:課程銜接沒有問題,非常想念漢鼎書院。

 

而自2019年香港修例風波以來,我們欣喜地看到,越來越多本地家庭為了找尋一所「合三觀」的學校,也選擇將孩子託付給漢鼎書院。

 

在漢鼎營造的安全、安心、舒心的教育環境中,來自不同家庭文化背景的孩子們,齊聚於此,共同學習開放包容的東方氣韻,在國際視野中理解家國情懷的深刻內涵,在感悟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之時放眼全球多元文化。

 

四、勇擔「抗疫救助」、「公益助學」之重任

五年來,這份承擔一如既往

 

2019年底,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給世界按下了暫停鍵。

 

作為疫情期間香港最早一批採用線上教學的學校,漢鼎書院贏得了不少校內外師生、家長的點讚與羨慕——「滿滿的正能量」、「行動快速又兼顧教學質量」。

 

線上授課雖然是非常規情況下的無奈之舉,但是漢鼎書院在「學生為本」、「學生利益第一」的原則下,依舊扛起「責任」二字,為孩子們創造一切學習的可能,撐起一片可供他們自由翱翔的藍天。雖歷經艱辛,但對教育的初心和熱誠依舊。

 

在確保教學質量之餘,漢鼎書院希望孩子們也能借此機會,學會用一點善心、一絲善行,扶危救急,成就更美好的自己。

 

在學校的組織下,漢鼎娃踴躍參與了《中國日報》(香港版)2020年3月為在疫情前線戰鬥的醫護人員鼓勵打氣的活動。漢鼎學生會也通過籌款捐助活動,籌集到了人民幣60624.88元,並將款項轉交給城中一角救助站購買抗疫物資。這群漢鼎娃在給捐款者的感謝信中,這樣寫道:

「遠水或許救不了近火,可當遠水都竭力想要熄滅熊熊烈火時,我們又怎能看著逐漸被火焰吞噬的屋簷,擺出事不關己的姿態呢……當前線醫護人員們穿上嶄新的防護裝備站上崗位時,想必他們心中除了常人穿上新衣服的喜悅之外,更會多了一份堅定……我們相信前線的醫護人員們都能平安與家人團聚,吹響勝利號角的日子也會因為每個人伸出的援手而不再遙遙無期。」

 

與此同時,益利樂生教育基金有限公司暨漢鼎書院也在疫情期間,向世界各地捐贈物資,以期讓漢鼎娃明白「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真諦。

 

•    2022年3月,組織線上抗疫講座,並捐款一萬港幣支援香港抗疫前線;

•    2021年7月,無償從武漢運送大批救援物資到河南省浚縣小河鎮;

•    2020年,向黑龍江省雞西市虎林市八五六農場醫院(衛生所)捐贈了八箱共3200盒防疫中成藥;

•    2020年,向馬來西亞、新加坡華人華僑海外同胞分別捐贈了2880盒和2400盒防疫中成藥;

•    2020年,向香港優才及專才協會捐贈了2400盒防疫中成藥;

•    2020年5月,向美國洛杉磯僑胞捐贈了共2000人份、14000副防疫一號方茶飲。韓國、加拿大地區僑胞也陸續收到我方捐贈的防疫中成藥;

•    2020年疫情期間,多次捐贈各類生活物資至武漢各社區,並與疫區受影響的人建立長期互助關係,幫助他們早日走出困境,重回正常人的生活軌道;

……

 

此外,自基金會成立以來,公益助學活動也一直在進行中。捐贈錢款物資、幫助村民重建危房、探訪農村基層老師、定期回訪受助對象……我們用實際行動支援貧困地區教育的長足發展,托舉起學子們的教育之路。

 

據不完全統計,基金會創設至今,各類公益贊助捐贈已愈100萬元人民幣及200多萬元港幣。

 

這些義舉並非為了獲得讚揚或是博取宣傳。在扶危濟困、飲水思源、回報社會、潤物無聲之時,我們謹盼望,漢鼎學子亦能不斷踐行「高情遠致」、「明德惟馨」。

 

五、組織學生進行各類社會服務活動

五年來,這份責任絕不懈怠

 

將「傑出的領袖能力和社區服務意識」作為立校基石之一的漢鼎書院,希望孩子們能具備「達則兼濟天下」的領袖風範和「少年肩道義」的責任感,在積極向外看的同時,也要勇於向內看,充分理解自身所處的文化傳統和當代語境。

 

因此,除了平時各種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外,每年11月,我們還會組織社會服務周活動。在特定的學習、生活環境中,引領漢鼎娃行成心靈上的觸動和「質」的成長與提升,同時也為社會發展、特殊群體貢獻一份力量。

 

漢鼎書院多次舉辦的淨灘活動,用一校之力改善海洋生態環境;探訪老人院、自閉症中心、智力障礙康智中心、視障學校,關注、幫助特殊群體;數次支教希望小學,形成跨越上千里的教育結對;幫助貧困地區農民務農、建校舍,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六、助力優秀教育人才留港增強香港國際競爭力

五年來,這份心願不斷實現

 

香港特區政府一直通過各項人才入境計劃,吸引世界各地優才、專業人士來港發展。而以國際化、專業化、高質量聞名於世的香港教育,自然也吸納了來自全球各地的師資人才。這不僅鞏固了香港教育的傳統優勢,還為教學、教研注入新鮮的能量,提升香港學生的綜合競爭力。

 

在漢鼎書院,強大的師資團隊一直是核心競爭力。我們既有二、三十多年教齡的資深老師,也有潛心教研、心懷教育熱忱的年輕骨幹,當中不乏一些持工作簽證、IANG簽證或通過優才計劃來港的教師。這一方面解決了優秀年輕人留港就業的問題,另一方面,也擴充了香港教育的人才庫。

 

七、與優質企業戰略合作發展大灣區教育

五年來,這顆勃勃雄心永不眠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各項建設的推進,越來越多港人選擇舉家到內地發展事業。而積極推動大灣區教育產業,無疑能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匯聚大灣區,助力國家的發展。

 

有鑒於此,益利樂生教育基金暨漢鼎書院於2021年5月與廣州市城市建設開發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大灣區合作辦學、組織師資培訓和交流、開展學術合作研究等,為大灣區吸引而來的全球優秀人才解決子女教育需求,同時亦為大灣區的品牌打造增添亮色,豐厚底蘊。

 

香港中國企業協會副總裁、前中聯辦經濟部副部長金萍女士作為主禮嘉賓出席簽約儀式時說道:「漢鼎書院所秉承的辦學理念及模式是未來香港乃至大灣區教育發展的方向。我希望漢鼎在香港教育領域發揮引導作用的同時,能將成功的辦學理念與經驗推廣到大灣區,使得大灣區的教育水平得到提升,這也是我們希望能在下一個階段看到的合作成果。」

 

她續言,「作為一個好的辦學機構、優質的教育資源,一定能得到大家的歡迎。我相信,未來我們中資企業還會加大對漢鼎的支持。」

而大灣區教育的發展,離不開各教育主體的助力與緊密合作。

 

因此,漢鼎書院於2019年及2021年主辦了兩屆「一帶一路」大灣區教育高峰論壇,分別以「當今教育的責任與挑戰」、「慶賀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為主題,邀請了中聯辦、香港教育局、外交部駐港公署等領導,以及香港、澳門、廣東等地的數百名學校和教育機構代表參加。

 

兩屆論壇圍繞灣區教育資源共享、建立健全與「一國兩制」相適應的香港教育體系等話題,進行深入的探討,達成多項共識。與會的粵港澳大灣區學校及教育機構代表還曾在2019年的論壇上,共同簽署了《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教育發展意向書》,倡議建立教育協作夥伴關係,共享優質教學資源,共同推進大灣區教育的發展。幾年來,多方就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體會保持密切溝通,並不斷拓展、深化主題,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伴隨著香港、內地,甚至是亞太地區近30家媒體對兩屆論壇的報道,我們欣慰地看到各方對大灣區教育的關注和支持。漢鼎書院也將繼續攜手更多大灣區的學校及教育機構,辦好教育,止於至善。

 

即將年滿五歲的漢鼎書院,雖歷經磨難,但厚積薄發。漢鼎娃的點滴進步,無疑是對教育者最真切的回報,而社會各界的支持與一路奮力托舉,是激勵學校砥礪前行、勇攀高峰的巨大動力。

漢鼎必不辜負每一分信任、期盼,永葆教育的初心與熱忱!

最新文章
这所成立不久的学校,为何如此引人注目?
发表于
2022-03-25

在香港,好学校很多,然而植根中国传统文化,兼采国际教育精华的中英双语学校并不多。

 

在香港,好学校很多,然而敢于开宗明义,帮助香港年轻一代延续民族精神血脉,兼具国民身份意识和国际视野的学校更是少见。

 

汉鼎书院,便是这样一所致力于培养具有”中国底蕴、香港情怀、国际视野”的未来领袖,秉承追求卓越的学术精神,着力融合中国和国际教育精粹的私立学校。

 

自2017年成立至今,汉鼎教职员不忘初心使命,团结一致顶住了社会动荡和疫情冲击。一方面,强大且稳定的汉鼎师资团队凭借着对学术的热情、对教育的热忱和工匠精神,得到了家长的广泛认可与称赞;另一方面,汉鼎学子逐年递增,从2017年的三十余人发展到如今的二百多人,学业成绩更是在全港声名鹊起。

 

不仅首三届毕业生个个手握世界知名学府录取通知书,在各类竞赛中,汉鼎学子也均有斩获,学校口碑和影响力大幅提升。与此同时,汉鼎师资流动性极低。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我们将继续努力。

 

五年来,在精进教学之余,我们也时常教导学生,要做精神的强者、思想的强者、能力的强者,更要有强大的内心,既能扛得住压力和挑战,又有”达则兼济天下”的胸怀,成为有使命感、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世界公民。而身为榜样的汉鼎书院,自立校起,便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一步步实践并发挥它应有的社会价值。

 

一、填补香港教育结构的空白

五年来,这份使命不断践行

 

早在筹办之时,一众创校元老便对学校给予了厚望——取名”汉鼎”,寓意中国文化为根,亦是每个学子未来的使命——传承中国优秀文化,成为未来和平美好世界的建设者。

 

而彼时的汉鼎书院,便一早找准了定位,开设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国际课程。

这样的设置,在不久之后的2019年香港修例风波引发的社会动荡中,凸显了它独特的优势与必要性。

 

2020年港漂圈发表一篇名为《港漂群体引入内地办学机构需求调查报告》指出,”香港自修例风波以来,政治入校园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这导致很多人对香港整体的教育环境失去信心,其中港漂家长的担忧更甚”。而港漂对香港教育最大的顾虑来源于”家国教育欠缺”,同时,过半家长担忧孩子”全球视野欠缺”,逾四成家长分别对”教学水准不足”和”繁体字造成学习困难”有顾虑。

 

从2012年”反国教”风波到2019年香港修例风波引发的社会动荡,不禁引人深思:

•       分明是炎黄子孙,为什么拒绝国民身份?

•       分明是追求民主自由,为什么容不下其他意见表达?

•       如何帮助香港年轻人厘清文化血脉和身份?

•       如何引导他们在独立思考判断的同时铸造兼容并包的情怀?

 

而汉鼎书院作为一所”行己恭,立心正,进道勇”的学校,此时更显示出了勇立潮头、敢为人先之魄力,为乱象横生的香港教育正本清源,引领香港现在及未来的年轻一代,建构家国认同与全球格局,为香港与大湾区的融合发展、为国家与世界的和平美好,培养优秀人才。

 

二、帮助孩子建立民族身份认同感

五年来,这份信念愈发强烈

 

什么才是最适合中国孩子的教育?汉鼎的老师经过了无数的实践后,精炼出了答案:根植中国,扎实的中文根基配合展望全球的国际课程,其实才是最适合中国孩子的教育。然而,修读国际课程的前提,是要有一个文化的根本。

 

因此,在汉鼎书院,我们把培养学生的民族身份认同作为立校三大基石之一,融汇于各科的课程设计及校园活动当中。

 

例如,多元化的中文课程设置坚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也充分考虑和尊重了国际化的需求。中文学科的教学语言为普通话,写简识繁。学校在小学及初中阶段采用内地人教版部编本教材,并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来施行。而高中阶段的中文课程则按照IBDP的最高标准来实施。学生需在IB指定书单中,研读包括苏轼的词选、欧阳修的散文、汤显祖的戏剧等数十本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以培养他们文学鉴赏的眼光以及批判性思维。

学校还异常重视孩子们对中国历史的学习。我们为七至九年级学生开设了一周两节中史课,内容涵盖了从夏商周一直到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的内容,务求让孩子充分了解自己的母国历史与文化,形成正确而合适的自我定位和民族意识。

 

在课程活动安排上,汉鼎的UOI探索课程更是将中国传统的文化符号和意象设计于其中,让孩子们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同时唤起了他们工匠精神和人文情怀。例如,在”万物启蒙”的UOI活动中,孩子们从”茶”、”石”、”竹”、”瓷”、”纸”、”布”进行探索。融汇中文、科学、人文、艺术等学习领域的”万物启蒙”,让孩子们在完整的时空中游历中国文化、自然感知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意象,从而培育出具有全人素养的世界公民。

 

而春节、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更是令孩子们中国情怀落地生根的好时机。在汉鼎书院每年的”中国文化之夜”晚会上,既有各年级汉鼎学子的古诗词朗诵、吟唱,又有中国民间传统曲艺表演;舞狮、民族音乐演奏、汉服秀更是让每一位汉鼎学子自豪于自己中国人的身份。

一些重要的日子,例如国庆节、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南京大屠杀全国公祭日、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全国交通安全日等,学校都会安排特别的集会和班会活动,建构学生的国家观念及国民身份认同。

 

此外,学校还时常组织课余活动,让汉鼎娃对国家的历史与发展、对民族文化都有了更为鲜活、具体、全面的认识。

 

例如,组织学生参观”光影记忆百年风华——《国家相册》大型图片典藏展”,并在校园中展陈主办方新华通讯社赠送的十幅作品;主办”文化行走阅读中国——70年70城联读活动”香港站的阅读活动,在致敬为新中国建设做出伟大贡献的英雄城市的同时,推动全民阅读活动;参与与中国航天员”天地对话”,感受祖国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带领汉鼎学子参访大公文汇集团,了解报社历史与媒体运作流程;和成都小学生相约云端,隔空同上川剧课,领略”蜀戏冠天下”的魅力……

 

三、解决不同家庭背景的子女教育问题

五年来,这份初衷始终未变

 

汉鼎书院设立的初衷之一,便是希望内地家庭子女、跨境学童在香港也能接受融汇中西的高质量教育,学生未来无论前往内地亦或海外继续学习,均能顺利衔接。尤其对于不少需要随父母工作调动而转学的中资企业子弟来说,兼具内地课程体系和国际课程教学优势,既重视品德教育,又具有国际视角、素质教育的汉鼎书院,成为了他们最佳选择之一。

 

受2019年香港修例风波及新冠疫情影响,汉鼎书院有相当数量的学子被迫离开香港,转学至内地中小学,其中包括内地课程学校和国际课程学校。多位曾经的汉鼎学子的家长仍和我们保持着联系,向汉鼎老师反馈孩子转学后能够顺利适应,并感谢汉鼎书院提供的良好教育。

 

#1 李同学

转学至内地课程小学

家长反馈:入读深圳市一级小学,一周后直接参加期末考试,语文考获98.5分(平均分98.5),数学100分(平均分98.3),英语98.5分(平均分91.9),科学100分(平均分97.1),家长:”幸好选择汉鼎书院”。

 

#2 金同学

转学至内地课程小学

家长反馈:入读北京重点小学,课程可以衔接,很快适应过渡过来,整体感觉不错。

 

#3 吴同学

转学至内地课程小学

家长反馈:入读上海公立学校,课程衔接没有问题,疫情缓和后期待重新回归汉鼎。

 

#4 周同学

转学至内地课程中学

家长反馈:入读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顺利适应内地教学并在满分为600分的中考中考获582分。

 

#5 林陈同学

转学至内地课程中学

家长反馈:入读上海市重点中学,综合成绩非常优异,老师评价很高;且英语水平超越同龄人,已获雅思7.5分。

 

#6 崔同学

转学至内地的国际课程小学

家长反馈:入读天津的国际学校,学校中文水平完全无法和汉鼎书院中文课程相比。

 

#7 钟同学

转学至内地的国际课程小学

家长反馈:入读成都某学校,适应良好。

 

#8 陈同学

转学至内地的国际课程小学

家长反馈:入读海口某国际学校,认为学术基础弱于汉鼎书院,已于疫情稳定后重新回到汉鼎书院学习。

 

#9 吴同学

转学至内地的国际课程中学

家长反馈:入读深圳某国际学校,表示课程不如汉鼎书院成熟,更怀念汉鼎书院;如非社运和疫情,一定选择回到汉鼎。

 

#10 边同学

转学至内地的国际课程小学

家长反馈:入读云南某国际学校,英文尚可,但现学校的中文和数学课程不如汉鼎书院使用的内地人教版课程,家长安排家教每天补习希望能帮学生跟上汉鼎书院的程度,以利未来重回汉鼎书院。

 

#11 董同学

转学至内地的国际课程小学

家长反馈:课程衔接没有问题,非常想念汉鼎书院。

 

而自2019年香港修例风波以来,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本地家庭为了找寻一所”合三观”的学校,也选择将孩子托付给汉鼎书院。

 

在汉鼎营造的安全、安心、舒心的教育环境中,来自不同家庭文化背景的孩子们,齐聚于此,共同学习开放包容的东方气韵,在国际视野中理解家国情怀的深刻内涵,在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时放眼全球多元文化。

 

四、勇担”抗疫救助”、”公益助学”之重任

五年来,这份承担一如既往

 

2019年底,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世界按下了暂停键。

 

作为疫情期间香港最早一批采用线上教学的学校,汉鼎书院赢得了不少校内外师生、家长的点赞与羡慕——”满满的正能量”、”行动快速又兼顾教学质量”。

 

线上授课虽然是非常规情况下的无奈之举,但是汉鼎书院在”学生为本”、”学生利益第一”的原则下,依旧扛起”责任”二字,为孩子们创造一切学习的可能,撑起一片可供他们自由翱翔的蓝天。虽历经艰辛,但对教育的初心和热诚依旧。

 

在确保教学质量之余,汉鼎书院希望孩子们也能借此机会,学会用一点善心、一丝善行,扶危救急,成就更美好的自己。

 

在学校的组织下,汉鼎娃踊跃参与了《中国日报》(香港版)2020年3月为在疫情前线战斗的医护人员鼓励打气的活动。汉鼎学生会也通过筹款捐助活动,筹集到了人民币60624.88元,并将款项转交给城中一角救助站购买抗疫物资。这群汉鼎娃在给捐款者的感谢信中,这样写道:

“远水或许救不了近火,可当远水都竭力想要熄灭熊熊烈火时,我们又怎能看着逐渐被火焰吞噬的屋檐,摆出事不关己的姿态呢……当前线医护人员们穿上崭新的防护装备站上岗位时,想必他们心中除了常人穿上新衣服的喜悦之外,更会多了一份坚定……我们相信前线的医护人员们都能平安与家人团聚,吹响胜利号角的日子也会因为每个人伸出的援手而不再遥遥无期。”

 

与此同时,益利乐生教育基金有限公司暨汉鼎书院也在疫情期间,向世界各地捐赠物资,以期让汉鼎娃明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真谛。

 

•       2022年3月,组织线上抗疫讲座,并捐款一万港币支援香港抗疫前线;

•       2021年7月,无偿从武汉运送大批救援物资到河南省浚县小河镇;

•       2020年,向黑龙江省鸡西市虎林市八五六农场医院(卫生所)捐赠了八箱共3200盒防疫中成药;

•       2020年,向马来西亚、新加坡华人华侨海外同胞分别捐赠了2880盒和2400盒防疫中成药;

•       2020年,向香港优才及专才协会捐赠了2400盒防疫中成药;

•       2020年5月,向美国洛杉矶侨胞捐赠了共2000人份、14000副防疫一号方茶饮。韩国、加拿大地区侨胞也陆续收到我方捐赠的防疫中成药;

•       2020年疫情期间,多次捐赠各类生活物资至武汉各社区,并与疫区受影响的人建立长期互助关系,帮助他们早日走出困境,重回正常人的生活轨道;

……

 

此外,自基金会成立以来,公益助学活动也一直在进行中。捐赠钱款物资、帮助村民重建危房、探访农村基层老师、定期回访受助对象……我们用实际行动支援贫困地区教育的长足发展,托举起学子们的教育之路。

 

据不完全统计,基金会创设至今,各类公益赞助捐赠已愈100万元人民币及200多万元港币。

 

这些义举并非为了获得赞扬或是博取宣传。在扶危济困、饮水思源、回报社会、润物无声之时,我们谨盼望,汉鼎学子亦能不断践行”高情远致”、”明德惟馨”。

 

五、组织学生进行各类社会服务活动

五年来,这份责任绝不懈怠

 

将”杰出的领袖能力和社区服务意识”作为立校基石之一的汉鼎书院,希望孩子们能具备”达则兼济天下”的领袖风范和”少年肩道义”的责任感,在积极向外看的同时,也要勇于向内看,充分理解自身所处的文化传统和当代语境。

 

因此,除了平时各种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外,每年11月,我们还会组织社会服务周活动。在特定的学习、生活环境中,引领汉鼎娃行成心灵上的触动和”质”的成长与提升,同时也为社会发展、特殊群体贡献一份力量。

 

汉鼎书院多次举办的净滩活动,用一校之力改善海洋生态环境;探访老人院、自闭症中心、智力障碍康智中心、视障学校,关注、帮助特殊群体;数次支教希望小学,形成跨越上千里的教育结对;帮助贫困地区农民务农、建校舍,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六、助力优秀教育人才留港 增强香港国际竞争力

五年来,这份心愿不断实现

 

香港特区政府一直通过各项人才入境计划,吸引世界各地优才、专业人士来港发展。而以国际化、专业化、高质量闻名于世的香港教育,自然也吸纳了来自全球各地的师资人才。这不仅巩固了香港教育的传统优势,还为教学、教研注入新鲜的能量,提升香港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在汉鼎书院,强大的师资团队一直是核心竞争力。我们既有二、三十多年教龄的资深老师,也有潜心教研、心怀教育热忱的年轻骨干,当中不乏一些持工作签证、IANG签证或通过优才计划来港的教师。这一方面解决了优秀年轻人留港就业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扩充了香港教育的人才库。

 

七、与优质企业战略合作 发展大湾区教育

五年来,这颗勃勃雄心永不眠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各项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港人选择举家到内地发展事业。而积极推动大湾区教育产业,无疑能吸引更多高端人才汇聚大湾区,助力国家的发展。

 

有鉴于此,益利乐生教育基金暨汉鼎书院于2021年5月与广州市城市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大湾区合作办学、组织师资培训和交流、开展学术合作研究等,为大湾区吸引而来的全球优秀人才解决子女教育需求,同时亦为大湾区的品牌打造增添亮色,丰厚底蕴。

 

香港中国企业协会副总裁、前中联办经济部副部长金萍女士作为主礼嘉宾出席签约仪式时说道:”汉鼎书院所秉承的办学理念及模式是未来香港乃至大湾区教育发展的方向。我希望汉鼎在香港教育领域发挥引导作用的同时,能将成功的办学理念与经验推广到大湾区,使得大湾区的教育水平得到提升,这也是我们希望能在下一个阶段看到的合作成果。”

 

她续言,”作为一个好的办学机构、优质的教育资源,一定能得到大家的欢迎。我相信,未来我们中资企业还会加大对汉鼎的支持。”

而大湾区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各教育主体的助力与紧密合作。

 

因此,汉鼎书院于2019年及2021年主办了两届”一带一路”大湾区教育高峰论坛,分别以”当今教育的责任与挑战”、”庆贺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为主题,邀请了中联办、香港教育局、外交部驻港公署等领导,以及香港、澳门、广东等地的数百名学校和教育机构代表参加。

 

两届论坛围绕湾区教育资源共享、建立健全与”一国两制”相适应的香港教育体系等话题,进行深入的探讨,达成多项共识。与会的粤港澳大湾区学校及教育机构代表还曾在2019年的论坛上,共同签署了《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教育发展意向书》,倡议建立教育协作伙伴关系,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共同推进大湾区教育的发展。几年来,多方就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体会保持密切沟通,并不断拓展、深化主题,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伴随着香港、内地,甚至是亚太地区近30家媒体对两届论坛的报道,我们欣慰地看到各方对大湾区教育的关注和支持。汉鼎书院也将继续携手更多大湾区的学校及教育机构,办好教育,止于至善。

 

即将年满五岁的汉鼎书院,虽历经磨难,但厚积薄发。汉鼎娃的点滴进步,无疑是对教育者最真切的回报,而社会各界的支持与一路奋力托举,是激励学校砥砺前行、勇攀高峰的巨大动力。

 

汉鼎必不辜负每一分信任、期盼,永葆教育的初心与热忱!

Latest Articles
這所成立不久的學校,為何如此引人注目?
Published on
Mar 25, 2022
Chinese version only

在香港,好學校很多,然而植根中國傳統文化,兼采國際教育精華的中英雙語學校並不多。

 

在香港,好學校很多,然而敢於開宗明義,幫助香港年輕一代延續民族精神血脈,兼具國民身份意識和國際視野的學校更是少見。

 

漢鼎書院,便是這樣一所致力於培養具有「中國底蘊、香港情懷、國際視野」的未來領袖,秉承追求卓越的學術精神,著力融合中國和國際教育精粹的私立學校。

 

自2017年成立至今,漢鼎教職員不忘初心使命,團結一致頂住了社會動盪和疫情衝擊。一方面,強大且穩定的漢鼎師資團隊憑藉著對學術的熱情、對教育的熱忱和工匠精神,得到了家長的廣泛認可與稱讚;另一方面,漢鼎學子逐年遞增,從2017年的三十餘人發展到如今的二百多人,學業成績更是在全港聲名鵲起。

 

不僅首三屆畢業生個個手握世界知名學府錄取通知書,在各類競賽中,漢鼎學子也均有斬獲,學校口碑和影響力大幅提升。與此同時,漢鼎師資流動性極低。九層之臺,起於累土,我們將繼續努力。

 

五年來,在精進教學之餘,我們也時常教導學生,要做精神的強者、思想的強者、能力的強者,更要有強大的內心,既能扛得住壓力和挑戰,又有「達則兼濟天下」的胸懷,成為有使命感、能為社會做出貢獻的世界公民。而身為榜樣的漢鼎書院,自立校起,便勇於承擔社會責任,一步步實踐並發揮它應有的社會價值。

 

一、填補香港教育結構的空白

五年來,這份使命不斷踐行

 

早在籌辦之時,一眾創校元老便對學校給予了厚望——取名「漢鼎」,寓意中國文化為根,亦是每個學子未來的使命——傳承中國優秀文化,成為未來和平美好世界的建設者。

 

而彼時的漢鼎書院,便一早找准了定位,開設以中國傳統文化為核心的國際課程。

這樣的設置,在不久之後的2019年香港修例風波引發的社會動盪中,凸顯了它獨特的優勢與必要性。

 

2020年港漂圈發表一篇名為《港漂群體引入內地辦學機構需求調查報告》指出,「香港自修例風波以來,政治入校園已成為不爭的事實,這導致很多人對香港整體的教育環境失去信心,其中港漂家長的擔憂更甚」。而港漂對香港教育最大的顧慮來源於「家國教育欠缺」,同時,過半家長擔憂孩子「全球視野欠缺」,逾四成家長分別對「教學水準不足」和「繁體字造成學習困難」有顧慮。

 

從2012年「反國教」風波到2019年香港修例風波引發的社會動盪,不禁引人深思:

•    分明是炎黃子孫,為什麼拒絕國民身份?

•    分明是追求民主自由,為什麼容不下其他意見表達?

•    如何幫助香港年輕人厘清文化血脈和身份?

•    如何引導他們在獨立思考判斷的同時鑄造兼容並包的情懷?

 

而漢鼎書院作為一所「行己恭,立心正,進道勇」的學校,此時更顯示出了勇立潮頭、敢為人先之魄力,為亂象橫生的香港教育正本清源,引領香港現在及未來的年輕一代,建構家國認同與全球格局,為香港與大灣區的融合發展、為國家與世界的和平美好,培養優秀人才。

 

二、幫助孩子建立民族身份認同感

五年來,這份信念愈發強烈

 

什麼才是最適合中國孩子的教育?漢鼎的老師經過了無數的實踐後,精煉出了答案:根植中國,扎實的中文根基配合展望全球的國際課程,其實才是最適合中國孩子的教育。然而,修讀國際課程的前提,是要有一個文化的根本。

 

因此,在漢鼎書院,我們把培養學生的民族身份認同作為立校三大基石之一,融匯於各科的課程設計及校園活動當中。

 

例如,多元化的中文課程設置堅持以中國傳統文化為核心,也充分考慮和尊重了國際化的需求。中文學科的教學語言為普通話,寫簡識繁。學校在小學及初中階段採用內地人教版部編本教材,並嚴格按照國家課程標準來施行。而高中階段的中文課程則按照IBDP的最高標準來實施。學生需在IB指定書單中,研讀包括蘇軾的詞選、歐陽修的散文、湯顯祖的戲劇等數十本古今中外的經典作品,以培養他們文學鑒賞的眼光以及批判性思維。

學校還異常重視孩子們對中國歷史的學習。我們為七至九年級學生開設了一周兩節中史課,內容涵蓋了從夏商週一直到新中國成立、改革開放的內容,務求讓孩子充分瞭解自己的母國歷史與文化,形成正確而合適的自我定位和民族意識。

 

在課程活動安排上,漢鼎的UOI探索課程更是將中國傳統的文化符號和意象設計於其中,讓孩子們成為主動的學習者,同時喚起了他們工匠精神和人文情懷。例如,在「萬物啟蒙」的UOI活動中,孩子們從「茶」、「石」、「竹」、「瓷」、「紙」、「布」進行探索。融匯中文、科學、人文、藝術等學習領域的「萬物啟蒙」,讓孩子們在完整的時空中遊歷中國文化、自然感知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意象,從而培育出具有全人素養的世界公民。

 

而春節、中秋等中國傳統節日更是令孩子們中國情懷落地生根的好時機。在漢鼎書院每年的「中國文化之夜」晚會上,既有各年級漢鼎學子的古詩詞朗誦、吟唱,又有中國民間傳統曲藝表演;舞獅、民族音樂演奏、漢服秀更是讓每一位漢鼎學子自豪於自己中國人的身份。

一些重要的日子,例如國慶節、512全國防災減災日、南京大屠殺全國公祭日、全國中小學安全教育日、全國交通安全日等,學校都會安排特別的集會和班會活動,建構學生的國家觀念及國民身份認同。

 

此外,學校還時常組織課餘活動,讓漢鼎娃對國家的歷史與發展、對民族文化都有了更為鮮活、具體、全面的認識。

 

例如,組織學生參觀「光影記憶百年風華——《國家相冊》大型圖片典藏展」,並在校園中展陳主辦方新華通訊社贈送的十幅作品;主辦「文化行走閱讀中國——70年70城聯讀活動」香港站的閱讀活動,在致敬為新中國建設做出偉大貢獻的英雄城市的同時,推動全民閱讀活動;參與與中國航天員「天地對話」,感受祖國航天事業的偉大成就;帶領漢鼎學子參訪大公文匯集團,瞭解報社歷史與媒體運作流程;和成都小學生相約雲端,隔空同上川劇課,領略「蜀戲冠天下」的魅力……

 

三、解決不同家庭背景的子女教育問題

五年來,這份初衷始終未變

 

漢鼎書院設立的初衷之一,便是希望內地家庭子女、跨境學童在香港也能接受融匯中西的高質量教育,學生未來無論前往內地亦或海外繼續學習,均能順利銜接。尤其對於不少需要隨父母工作調動而轉學的中資企業子弟來說,兼具內地課程體系和國際課程教學優勢,既重視品德教育,又具有國際視角、素質教育的漢鼎書院,成為了他們最佳選擇之一。

 

受2019年香港修例風波及新冠疫情影響,漢鼎書院有相當數量的學子被迫離開香港,轉學至內地中小學,其中包括內地課程學校和國際課程學校。多位曾經的漢鼎學子的家長仍和我們保持著聯繫,向漢鼎老師反饋孩子轉學後能夠順利適應,並感謝漢鼎書院提供的良好教育。

 

#1李同學

轉學至內地課程小學

家長反饋:入讀深圳市一級小學,一周後直接參加期末考試,語文考獲98.5分(平均分98.5),數學100分(平均分98.3),英語98.5分(平均分91.9),科學100分(平均分97.1),家長:「幸好選擇漢鼎書院」。

 

#2金同學

轉學至內地課程小學

家長反饋:入讀北京重點小學,課程可以銜接,很快適應過渡過來,整體感覺不錯。

 

#3吳同學

轉學至內地課程小學

家長反饋:入讀上海公立學校,課程銜接沒有問題,疫情緩和後期待重新回歸漢鼎。

 

#4周同學

轉學至內地課程中學

家長反饋:入讀浙江省一級重點中學,順利適應內地教學並在滿分為600分的中考中考獲582分。

 

#5林陳同學

轉學至內地課程中學

家長反饋:入讀上海市重點中學,綜合成績非常優異,老師評價很高;且英語水平超越同齡人,已獲雅思7.5分。

 

#6崔同學

轉學至內地的國際課程小學

家長反饋:入讀天津的國際學校,學校中文水平完全無法和漢鼎書院中文課程相比。

 

#7鍾同學

轉學至內地的國際課程小學

家長反饋:入讀成都某學校,適應良好。

 

#8陳同學

轉學至內地的國際課程小學

家長反饋:入讀海口某國際學校,認為學術基礎弱於漢鼎書院,已於疫情穩定後重新回到漢鼎書院學習。

 

#9吳同學

轉學至內地的國際課程中學

家長反饋:入讀深圳某國際學校,表示課程不如漢鼎書院成熟,更懷念漢鼎書院;如非社運和疫情,一定選擇回到漢鼎。

 

#10邊同學

轉學至內地的國際課程小學

家長反饋:入讀雲南某國際學校,英文尚可,但現學校的中文和數學課程不如漢鼎書院使用的內地人教版課程,家長安排家教每天補習希望能幫學生跟上漢鼎書院的程度,以利未來重回漢鼎書院。

 

#11董同學

轉學至內地的國際課程小學

家長反饋:課程銜接沒有問題,非常想念漢鼎書院。

 

而自2019年香港修例風波以來,我們欣喜地看到,越來越多本地家庭為了找尋一所「合三觀」的學校,也選擇將孩子託付給漢鼎書院。

 

在漢鼎營造的安全、安心、舒心的教育環境中,來自不同家庭文化背景的孩子們,齊聚於此,共同學習開放包容的東方氣韻,在國際視野中理解家國情懷的深刻內涵,在感悟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之時放眼全球多元文化。

 

四、勇擔「抗疫救助」、「公益助學」之重任

五年來,這份承擔一如既往

 

2019年底,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給世界按下了暫停鍵。

 

作為疫情期間香港最早一批採用線上教學的學校,漢鼎書院贏得了不少校內外師生、家長的點讚與羨慕——「滿滿的正能量」、「行動快速又兼顧教學質量」。

 

線上授課雖然是非常規情況下的無奈之舉,但是漢鼎書院在「學生為本」、「學生利益第一」的原則下,依舊扛起「責任」二字,為孩子們創造一切學習的可能,撐起一片可供他們自由翱翔的藍天。雖歷經艱辛,但對教育的初心和熱誠依舊。

 

在確保教學質量之餘,漢鼎書院希望孩子們也能借此機會,學會用一點善心、一絲善行,扶危救急,成就更美好的自己。

 

在學校的組織下,漢鼎娃踴躍參與了《中國日報》(香港版)2020年3月為在疫情前線戰鬥的醫護人員鼓勵打氣的活動。漢鼎學生會也通過籌款捐助活動,籌集到了人民幣60624.88元,並將款項轉交給城中一角救助站購買抗疫物資。這群漢鼎娃在給捐款者的感謝信中,這樣寫道:

「遠水或許救不了近火,可當遠水都竭力想要熄滅熊熊烈火時,我們又怎能看著逐漸被火焰吞噬的屋簷,擺出事不關己的姿態呢……當前線醫護人員們穿上嶄新的防護裝備站上崗位時,想必他們心中除了常人穿上新衣服的喜悅之外,更會多了一份堅定……我們相信前線的醫護人員們都能平安與家人團聚,吹響勝利號角的日子也會因為每個人伸出的援手而不再遙遙無期。」

 

與此同時,益利樂生教育基金有限公司暨漢鼎書院也在疫情期間,向世界各地捐贈物資,以期讓漢鼎娃明白「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真諦。

 

•    2022年3月,組織線上抗疫講座,並捐款一萬港幣支援香港抗疫前線;

•    2021年7月,無償從武漢運送大批救援物資到河南省浚縣小河鎮;

•    2020年,向黑龍江省雞西市虎林市八五六農場醫院(衛生所)捐贈了八箱共3200盒防疫中成藥;

•    2020年,向馬來西亞、新加坡華人華僑海外同胞分別捐贈了2880盒和2400盒防疫中成藥;

•    2020年,向香港優才及專才協會捐贈了2400盒防疫中成藥;

•    2020年5月,向美國洛杉磯僑胞捐贈了共2000人份、14000副防疫一號方茶飲。韓國、加拿大地區僑胞也陸續收到我方捐贈的防疫中成藥;

•    2020年疫情期間,多次捐贈各類生活物資至武漢各社區,並與疫區受影響的人建立長期互助關係,幫助他們早日走出困境,重回正常人的生活軌道;

……

 

此外,自基金會成立以來,公益助學活動也一直在進行中。捐贈錢款物資、幫助村民重建危房、探訪農村基層老師、定期回訪受助對象……我們用實際行動支援貧困地區教育的長足發展,托舉起學子們的教育之路。

 

據不完全統計,基金會創設至今,各類公益贊助捐贈已愈100萬元人民幣及200多萬元港幣。

 

這些義舉並非為了獲得讚揚或是博取宣傳。在扶危濟困、飲水思源、回報社會、潤物無聲之時,我們謹盼望,漢鼎學子亦能不斷踐行「高情遠致」、「明德惟馨」。

 

五、組織學生進行各類社會服務活動

五年來,這份責任絕不懈怠

 

將「傑出的領袖能力和社區服務意識」作為立校基石之一的漢鼎書院,希望孩子們能具備「達則兼濟天下」的領袖風範和「少年肩道義」的責任感,在積極向外看的同時,也要勇於向內看,充分理解自身所處的文化傳統和當代語境。

 

因此,除了平時各種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外,每年11月,我們還會組織社會服務周活動。在特定的學習、生活環境中,引領漢鼎娃行成心靈上的觸動和「質」的成長與提升,同時也為社會發展、特殊群體貢獻一份力量。

 

漢鼎書院多次舉辦的淨灘活動,用一校之力改善海洋生態環境;探訪老人院、自閉症中心、智力障礙康智中心、視障學校,關注、幫助特殊群體;數次支教希望小學,形成跨越上千里的教育結對;幫助貧困地區農民務農、建校舍,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六、助力優秀教育人才留港增強香港國際競爭力

五年來,這份心願不斷實現

 

香港特區政府一直通過各項人才入境計劃,吸引世界各地優才、專業人士來港發展。而以國際化、專業化、高質量聞名於世的香港教育,自然也吸納了來自全球各地的師資人才。這不僅鞏固了香港教育的傳統優勢,還為教學、教研注入新鮮的能量,提升香港學生的綜合競爭力。

 

在漢鼎書院,強大的師資團隊一直是核心競爭力。我們既有二、三十多年教齡的資深老師,也有潛心教研、心懷教育熱忱的年輕骨幹,當中不乏一些持工作簽證、IANG簽證或通過優才計劃來港的教師。這一方面解決了優秀年輕人留港就業的問題,另一方面,也擴充了香港教育的人才庫。

 

七、與優質企業戰略合作發展大灣區教育

五年來,這顆勃勃雄心永不眠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各項建設的推進,越來越多港人選擇舉家到內地發展事業。而積極推動大灣區教育產業,無疑能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匯聚大灣區,助力國家的發展。

 

有鑒於此,益利樂生教育基金暨漢鼎書院於2021年5月與廣州市城市建設開發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大灣區合作辦學、組織師資培訓和交流、開展學術合作研究等,為大灣區吸引而來的全球優秀人才解決子女教育需求,同時亦為大灣區的品牌打造增添亮色,豐厚底蘊。

 

香港中國企業協會副總裁、前中聯辦經濟部副部長金萍女士作為主禮嘉賓出席簽約儀式時說道:「漢鼎書院所秉承的辦學理念及模式是未來香港乃至大灣區教育發展的方向。我希望漢鼎在香港教育領域發揮引導作用的同時,能將成功的辦學理念與經驗推廣到大灣區,使得大灣區的教育水平得到提升,這也是我們希望能在下一個階段看到的合作成果。」

 

她續言,「作為一個好的辦學機構、優質的教育資源,一定能得到大家的歡迎。我相信,未來我們中資企業還會加大對漢鼎的支持。」

而大灣區教育的發展,離不開各教育主體的助力與緊密合作。

 

因此,漢鼎書院於2019年及2021年主辦了兩屆「一帶一路」大灣區教育高峰論壇,分別以「當今教育的責任與挑戰」、「慶賀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為主題,邀請了中聯辦、香港教育局、外交部駐港公署等領導,以及香港、澳門、廣東等地的數百名學校和教育機構代表參加。

 

兩屆論壇圍繞灣區教育資源共享、建立健全與「一國兩制」相適應的香港教育體系等話題,進行深入的探討,達成多項共識。與會的粵港澳大灣區學校及教育機構代表還曾在2019年的論壇上,共同簽署了《粵港澳大灣區青少年教育發展意向書》,倡議建立教育協作夥伴關係,共享優質教學資源,共同推進大灣區教育的發展。幾年來,多方就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體會保持密切溝通,並不斷拓展、深化主題,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伴隨著香港、內地,甚至是亞太地區近30家媒體對兩屆論壇的報道,我們欣慰地看到各方對大灣區教育的關注和支持。漢鼎書院也將繼續攜手更多大灣區的學校及教育機構,辦好教育,止於至善。

 

即將年滿五歲的漢鼎書院,雖歷經磨難,但厚積薄發。漢鼎娃的點滴進步,無疑是對教育者最真切的回報,而社會各界的支持與一路奮力托舉,是激勵學校砥礪前行、勇攀高峰的巨大動力。

漢鼎必不辜負每一分信任、期盼,永葆教育的初心與熱忱!

Sorry, your browser is out of date

We've noticed you're currently using an old version of IE.
We really recommend you update your browser.